柱礎石也叫作柱墩石,其在建筑中不僅具備承受柱子重力的功能,而且也具備裝飾性作用。
由于受到傳統文化、民族習俗的影響,再加上各地區地域的客觀條件的不同,古代的傳統建筑多以木結構為主,其建筑構件也會采用木質材料。不過因為木質材料本身具有易受潮、易腐蝕,易被蟲蛀等問題,所以古人們在木質材料所建成的柱子下添加了大體塊的石頭造型作基礎,用于防潮防蛀,該石頭我們稱之為柱礎。
石質材料相對來說更加穩固,柱礎作為一個承受重量的載體,其穩固的形態有利于提高柱基的承壓力。柱礎石的作用更多的是體現在功能上的應用,然而隨著人們思想境界的提升,對生活質量與美的感受加強,柱礎作為一個柱子的收頭,人們在造型上又添加了一些裝飾效果,使其不僅其功能性,同時也兼備視覺美觀性的特點。
由此可見,發展到后期階段,柱礎石所具備的美學上的裝飾功能遠遠大于其自身的使用功能。